- 信息来源:海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
- 发布日期:2025-09-23 14:29
- 浏览次数:
今年以来,海陵区聚焦涉企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,以“细、严、快、准、聚、联、实、优”八字诀为要领,通过完善制度体系、打造监督网络、构建监督格局、提升涉企服务等举措,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质效,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。
“细”标准、“严”执行,完善全程规范执法体系。出台《海陵区规范行政机关涉企行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十条措施》,全面落实泰州市涉企行政检查“1053”工作机制,推行柔性执法,区级7家重点行政执法部门制定轻罚免罚清单141项,有效减轻企业负担。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多头、重复检查问题,实施“扫码入企”制度,1-8月份累计开展涉企行政检查804次,检查频次同比下降51%,显著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。
“快”响应、“准”发力,打造专业精准监督网络。在海陵区司法局加挂“海陵区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”牌子并启用印章,配备专职人员实体化运作,今年以来,向相关单位发出提示函4份、督办函5份、整改意见函9份。在全区11个司法所同步加挂“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”牌子,招募18名执法监督“先行官”,设立11家法治化营商环境行政执法监督观测点,构建“司法所+监督员+监督点”联动体系,推动监督力量向基层延伸。
“聚”合力、“联”共治,构建开放共治监督格局。创新政企互动机制,破解企业“不敢说、不愿说”的难题,推动执法监督由“单向监管”向“多元共治”转变。建立政协提案督办闭环机制,聚焦企业家委员反映的执法痛点,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与提案人积极沟通、迅速办理,有效整改,推动7个行政执法部门优化14项执法流程。
“实”举措、“优”服务,提升涉企服务保障实效。推出“涉企法治直通车”项目,成立5个“涉企公共法律服务组”,通过实地走访、座谈会等形式,与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,累计联系服务中小企业396家,参与化解涉企纠纷84件,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96条。建立“特事特办”响应机制,对企业反映的紧急执法问题实行“专班对接、24小时回应”,已协调解决跨部门执法争议5起。